点“靓”生态答卷,淮南市生态环境工作亮点综述(二十二)聚焦“1234”工作思路 推动党建品牌提档升级
前 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过去一年,淮南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点“靓”这份答卷,一起见证我们为生态事业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
……………………………………………………………………………………………………………………………………………………………………………………………
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明确“1234”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年来,先后荣获市直机关十佳“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特色品牌党支部”等荣誉。
铸就“一个品牌” 推动党建工作“向心力”
把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为主线,贯穿市局党建工作始终,以“天蓝水碧党旗红”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运用品牌理念谋划党建工作,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党建实现新跃升、展示新担当。各党支部结合自身业务特色,通过建立党建子品牌(机关支部“生态环保先锋”;信息中心支部“环保精灵 智慧守护”;驻市监测中心支部“五型党支部”;执法支队支部“五心映照党旗红,铁军守护生态绿”),强化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归属感,紧紧围绕品牌定位持续发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在省、市级各类竞赛、评选中获奖30余项,今年4月,局属三个支部品牌获评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以品牌示范推动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提升“两个功能” 推动党建品牌“带动力”
坚持把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重点,持续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最核心、最要紧的功能。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年轻干部这个“重要群体”,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首要篇章,严格落实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组织功能是基层党组织最基本、最有效的功能。近年来,制定、修订了《淮南市生态环境局“三会一课”工作制度》等11个方面的制度规定,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旗帜鲜明地抓意识形态工作,管阵地、把方向;领导班子坚持每季度听取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坚持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经常性深入到联系点检查调研工作,研究解决问题;基层党支部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分析、研判、掌握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
用好“三个阵地” 推动党建品牌“鲜活力”
开展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必须建强阵地、夯实基础。用好教育阵地,打造忠诚铁军。深化党组示范学、支部集中学、全员覆盖学、丰富形式学的“四学机制”,建强“机关书屋”,常态化开展“读书月”活动,鼓励、组织读书交流会、红色经典诵读、廉政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同时,因地制宜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推动阵地建设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近年来,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赴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寿县小甸集、上窑新四军纪念林、市党风廉政教育馆等接受党性教育,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用好服务阵地,打造担当铁军。把队伍建设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在环保执法、乡村振兴、污染防治、信访查处等一线磨砺锻造能打仗善打仗的过硬队伍,成立“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党员先锋队和“甘甘为淮”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党旗领航、党员带头,文明创建做先锋”、“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党员先锋岗”活动,推深做实“环企直通车”、“送法暖企”、领导带案下访等“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已累计动员党员干部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用好宣传阵地,打造亮点铁军。践行红色引领、绿色共治,利用线上政务官网、公众号信息和线下宣讲、微党课相结合,通过“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展示可借鉴、可推广、富有成效的淮南生态文明党建品牌名片,坚持党建工作助推服务民生,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及助推普法服务,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等活动,广泛动员公众参与,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争做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实践者、推动者、宣传者”。
强化“四个发力” 推动党建工作“生命力”
以党建品牌理念为抓手,多举措持续发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保护持久战,让党旗在青山绿水间高高飘扬,不断奏响“红”“绿”交响曲。在筑牢“思想根基”上持续发力。通过专题读书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以及党支部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领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作为“第一议题”学习的重要内容,着力提升思想引领力,促进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在夯实“组织建设”上持续发力。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政治巡察、基层调研等,对发展党员、换届选举等党建重点任务进行指导。注重选拔吸纳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员干部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持续选派精兵强将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派出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长期驻村,以实际行动推动党中央政策落地落实。在强化“示范引领”上持续发力。把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作为检验党支部组织力的“试金石”,积极创建“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四强”党支部,选树“政治素质好、岗位履责好、作风品行好、群众评价好”“四好”党员,将党建“红色力量”转化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引擎”,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近年来共组织党员干部300余人次开展清洁水源地、文明创建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不懈努力,我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在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上持续发力。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聚焦作风建设,深化正风肃纪,始终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外”监督,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党组书记、党支部书记带头讲授廉政党课,组织机关党员开展党内法规学习,观看警示片,开展廉政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档案,举办廉洁教育活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切实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以更严要求打造过硬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