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精准治污
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培训锻造智慧监管"尖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及安徽省关于规范涉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要求,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非现场执法”为核心抓手,通过科技赋能、制度创新和精准监管,构建“无事不扰、高效精准”的执法新模式。
5月15日至5月16日,市执法支队组织开展了为期2天的“生态环境执法非现场执法监管技能专题培训”,全市执法人员共3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理论+实操”多维教学模式,构建“无事不扰、高效精准”的执法新模式。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非现场执法实战需求,紧扣生态环境执法领域前沿技术应用展开,通过科技赋能执法,为执法人员赋能科技监管新技能。理论教学环节,授课专家系统解析烟气自动监控设施检查要点,重点涵盖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核查、数据准确性验证、参数设置合规性判断等核心问题。参训人员通过模拟操作平台,学习如何快速识别设备故障、数据异常及人为干扰等隐患,掌握动态管控企业排污行为的核心技术手段。同时,针对便携式烟气检测仪、VOCs快速检测仪等常用执法仪器,课程设置“一对一”实操演练模块,从设备校准、采样流程到数据记录全流程规范操作,确保执法人员“看得懂参数、用得好设备、查得准问题”,全面提升污染源精准溯源能力。
针对第三方检测单位报告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审查难点,环境监测领域专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检测报告检查要点,包括监测点位布设合理性、采样记录完整性、数据分析逻辑性及资质印章有效性等核心内容。通过“报告交叉互评”“问题数据溯源”等互动环节,要求执法人员系统掌握利用大数据比对、历史数据追溯等技术手段,快速识别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以技术反制技术”的执法思维,切实筑牢环境执法证据链条,为打击弄虚作假行为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纷纷表示,要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日常执法,力争构建“数据预警—精准溯源—快速处置”的全链条监管闭环,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智慧力量。市执法支队也将以本次培训成果为基础,全面推广非现场执法应用场景,将“无事不扰”与“精准打击”有效结合,助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