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处 绿意正葱茏
——“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党员先锋队助力老鹰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缩影
巍巍青山,曾是伤痕累累的裸露矿坑,巨大的岩壁如狰狞的疤痕,无声诉说着资源索取后的伤痛。为改善八公山区域生态环境,安徽淮南八公山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应运而生,但其老鹰山子项目在生态修复施工过程中,因未充分考虑项目建设与生态恢复关系,出现植被受损严重、生态破坏引发关注等问题。然而,走进今天的老鹰山,一股截然不同的生机扑面而来,曾经刺眼的矿坑已覆上层层新绿,山花在微风摇曳中点点绽放,鸟鸣虫鸣重新奏响了山野的乐章。这场奇迹般的嬗变,核心驱动力正是一支扎根在最艰苦一线的党员先锋队,他们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党性担当使命,将“红色堡垒”牢牢筑在了老鹰山生态修复的最前沿。
聚焦急难愁盼,党员先锋“挂帅”领航。老鹰山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问题出现后,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市直机关工委的悉心指导下,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组成的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党员先锋队立即行动。党员先锋队高擎问题导向战旗,靶向群众最揪心的症结精准发力,以重点领域的难题突破引领带动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整体提升、提质增效。自2024年10月问题转办以来,党员先锋队积极配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做好联络、协调和保障工作,对问题排查情况、整改情况、项目推进情况、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特色亮点等定期调度;先锋队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实地核查,积极投身一线现场办公,多次召开专题会,持续关注舆情情况,大力推动整改,对“蜗牛进度”、“法规空转”、“现场乱象”、“整改虚招”的项目责任人和相关单位坚决约谈亮剑、通报鞭策。党员先锋队深刻关切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先锋队中擅长沟通的党员主动请缨走访周边群众,详细了解并解决生态修复项目开展过程中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小困难、小麻烦,吸纳群众在复绿种植树木种类方面的合理建议,邀请周边村民参观修复成果,督促修复进展。点滴温暖汇聚成河,凝聚了民心,营造了共建共享绿色家园的良好局面。
聚焦重点难点,党旗所指“破题”攻坚。任重道远更须扬鞭奋蹄,党员先锋队深扎政治坐标,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熔铸为必达使命,坚持党旗所指“破题”攻坚。由地质、土壤、生态领域党员技术骨干组建的技术攻关组是攻坚克难的尖刀,他们查阅大量文献,将项目工期不科学、存在滑坡隐患等问题作为攻坚点,积极与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执法局、南环所和省生态环境厅对接,依托老鹰山的地形地貌特点,制定精细化、差异化的生态修复方案,推动矿山生态环境从“被动修复”向“主动提质”转变,加强遥感监测,及时掌握区域内生态状况,制止并防范老鹰山生态破坏和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形式主义行为。针对不同类型问题,先锋队员们创新采用“量体裁衣”式修复策略,针对现场核查发现的“复绿效果不佳”、“排水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加强全过程全链条跟踪管理,积极推动问题整改,建立健全老鹰山生态修复监管长效机制,做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半篇文章”。先锋队员们在工作中做到跟自己较真、跟制约生态修复项目进度的问题较真,认真查摆短板弱项、明晰差距不足,通过邀请专家指导、向上级“求医问药”、内部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全面助力老鹰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提速提质。
聚焦担当作为,党建引领“交卷”达效。党员先锋们扛鼎政治责任,激扬组织势能,以红色引擎驱动荒山转绿。坚持结果导向书写山青答卷,并“举一反三”全市亮剑。结合森林督查、水土保持专项检查等,在全市矿山修复项目掀起专项整治风暴,严查林木“未报先砍、批少砍多、无证挥斧”、水土“无批强建”等违规行为,以铁腕守护项目进程中的每一抹绿意、每一方水土。这份以百姓心为己心的担当,便是打通生态惠民“最后一公里”的通行证与铺路石。同时,精心打磨亮点,萃取经验,致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淮南范本”。党徽闪耀处,荒山战尤酣。昔日棘手的废弃矿坑大难题,已悄然蜕变为润泽民生的大实事,山体重披绿裳,火患彻底根除。如今的老鹰山,地势舒展,草木蔓发,生机在望。今年植树节,400余枚党徽跃动山间,挥汗植下希望新绿,为老鹰山再添蓬勃生机。目前,老鹰山项目区工程全面告竣,静待成效评估,为这场先锋引领的青山使命画上坚实句点。
如今,行走在修复后的老鹰山山巅,昔日的“地球伤疤”已逐步愈合,换上绿色的新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员先锋队员们在荒山秃岭上演绎的一曲红色生态赞歌。党旗飘扬处,绿意正葱茏,这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写满了共产党人守护家园、造福后代的炽热初心与无悔担当。未来的老鹰山矿区,必将成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理念的生动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