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效、提升四力,淮南市监督帮扶成效明显
淮南市生态环境局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系统科学、务实高效的开展全市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较好地扭转了帮扶成效“高开低走”趋势。第六轮监督帮扶核实问题线索14个,发现问题 59个,在淮南市迎来罕见的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37-39℃,部分地区超过40℃,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紧急启动气象灾害(高温)III级应急响应的背景下,平均发现问题数量从前五轮的0.93个大幅提升至4.21个。
聚焦全市夏季监督帮扶的总体成效,提升凝聚力。及时召开全市夏季监督帮扶阶段性总结暨工作推进会,会议全面总结全市监督帮扶前五轮工作开展,明确后几轮工作方向。会议要求,要充分认清“末位”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短板、找出不足、研究对策。会议强调,要汇聚全市生态环境骨干力量,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增强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强大合力。会议强调,要以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部《考核要求》,坚持靶向发力、有的放矢,通过帮扶“量化”实现城市“靓化”。
聚焦科学配置和制度创新的长效,提升执行力。帮扶在原先分工的基础上,结合第六轮推送企业行业特征,重新整合人员,成立8人攻坚行动组,攻坚组下设2组,每组4人,由2位支队领导带队,划分任务,分片包干。在组员构成上,包含比武竞赛表现突出人员和支队执法骨干;在年龄结构上,既有执法经验丰富、从业三十余年的环保老兵,还有岗位上独挑大梁、从业十余载的中流砥柱,更有干劲十足、刚进队伍仅几年的执法新人。建立全市夏季监督帮扶工作推进晨会机制,每日上午,各小组分别汇报昨日工作开展,梳理发现问题,逐个研判审核,制定当日帮扶安排、通报企业情况、调整人员配置,根据每日任务,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员专业特长,以最大效能实施动态调整,针对问题“见招拆招”。
图为市执法支队60后副支队长陶宏宇、90后执法新人蔡祥使用FID设备对某企业的反应釜进行监测
聚焦科技装备和专项培训的功效,提升洞察力。开展全市执法人员无人机专项培训,充分运用无人机驾驶技能,提升现场和非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水平,配备七套无人机设备,用于各县区监督帮扶工作开展。开设FID、PID设备使用课堂,采取“人人学、人人练、人人教”的模式,实现全体帮扶人员从能用到会用再到善用的转变,协调相关企业租赁两套FID设备用于监督帮扶现场检查。开展全市非现场监管执法技能竞赛,竞赛内容涵盖自动监控设备检查、无人机操作、涉自动监控案件办理。通过比武竞赛,选拔出一批业务骨干充实到监督帮扶攻坚小组。让科技赋能执法,真正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检查。
聚焦问题整改和监督帮扶的疗效,提升亲和力。加强对帮扶中存在问题企业的监督管理,在对问题进行依法处理的基础上,对整改进度缓慢或滞后的给予驻点帮扶指导,建组立卡,明确帮扶组成员,精准配对绑定服务,定向帮扶至企业完成全部环境问题整改。加强和企业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充分听取企业意见,了解企业所需所盼,回应企业关切问题,做到有问必答、事不过夜。8月8日至8月15日,累计完成对15家问题企业、37个问题点位的帮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