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关于安徽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第十六批交办信访件查处情况的公示
安徽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6月22日(第十六批)交办我市的4件信访件,截至6月28日,已办结 2件。其中,经查属实的4件,不属实0件。
序号 |
受理编号 |
交办问题基本情况 |
行政区域 |
问题类型 |
调查核实情况 |
是否属实 |
办结目标 |
处理和整改情况 |
是否办结 |
责任人被处理情况 |
1 |
LD202500446 |
淮南市大通区湿地公园草地被占,建娱乐场所,内有厕所污染水源。 |
大通区 |
水 |
经调查,根据淮南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研究世行项目区运营管理工作》(2024年第16号)精神,为积极谋划导入文旅产业项目,淮南市舜耕山管理处将舜耕山湿地公园范围内道路、水域、绿化、林木、基础设施的管理权、使用权移交淮南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 |
部分属实 |
做好湿地公园管理维护,保障湿地生态健康。 |
1.要求属地及责任单位做好宣传和群众沟通工作,争取周边群众理解。 |
否 |
无 |
2 |
LD202500137 |
田家庵区舜山名邸和南山里小区之间生活污水直排,水体发黑发臭 |
高新区 |
水 |
接到信访件后,淮南市高新区高度重视,管委会领导亲自带队,建设、环保以及三和镇等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经过认真排查,未发现舜山名邸和南山里小区之间的水体存在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且感官上并不黑臭,但是南山里小区一侧水体漂浮有水草等杂物。 |
部分属实 |
加强对水体的巡查监管,保障周边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 |
已联系管理单位对水体内水草等杂物进行清理,截止目前已完成水草等杂物的清理,同时安排资质单位对水体水质进行检测。 |
否 |
无 |
3 |
WX202500208 |
潘集的空气质量差,什么原因? |
潘集区 |
其他 |
今年以来(截止2025年6月24日),潘集区PM2.5浓度55.38μg/m3,PM10浓度86.63μg/m3,在全市10个县区中,排名均靠后。主要原因:一是产业结构偏煤电。潘集区境内有4座煤矿、3座火力发电厂(已装机总量980万千瓦、在建装机200万千瓦)、煤电产业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70%以上(煤炭行业134.7亿元、电力行业42.1亿元),2024年全区电厂煤炭消费量1994.6万吨、发电量454.5亿千瓦时,均为全市最高。二是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根据测算数据,潘集区火电企业排放SO2占淮南市SO2总排放量的29.4%,排放NOx占淮南市总排放量的16.3%,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环境容量较小,污染物易累积。尤其在高湿静稳天气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易发生二次转化。三是移动源贡献突出。根据分析结果,机动车尾气源对颗粒物的占比达35%。柴油货车通行数量较多,矿区、电厂日均通行重型货车超2000辆次,车辆尾气排放量较大。四是日常巡查发现潘集区部分煤矸石堆场露天堆放,产生扬尘;部分乡镇秸秆禁烧工作力度不足,火点频发,秸秆焚烧影响空气质量。 |
属实 |
多措并举,持续加大潘集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推进潘集区空气质量改善。 |
一是控制大气污染物总量。新建项目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倍量削减替代原则。二是督促潘集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在达到国家超低排放的标准要求下,进一步压低排放浓度,稳定达到超净排放水平。三是持续推进潘集区重卡换电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货车推广力度,目前已投入使用30台新能源重卡。下一步,持续加强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监管力度。 |
是 |
无 |
4 |
LD202500299 |
淮南市田家庵区徐圩社区老居委会向南水泥路300米有豆制品小作坊,烧煤有烟气排除,影响居民。 |
田家庵区 |
大气 |
收到信访件后,田家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属地进行现场核查处理。经查,该处豆制品小作坊停运已久,现场存有已拆除的生产设备,烟气管道未发现有烟气排出,且未发现生产迹象。信访件反映内容部分属实。 |
部分属实 |
加强日常巡查,确保问题不复发。 |
2025年6月22日,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督促当事人及时清理院内废弃设备。截止6月25日废弃设备已清运完毕。 |
是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