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市生态环境局念好“五字诀”全力助推重大投资项目落地见效

发布日期:2022-11-04 15:29   作者:王晨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阅读: 次      字体: [ 大 ]  [ 小 ]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决策部署,全力扩大需求,发挥有效投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念好“清少暖优严”五字诀,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工作。

立足一个“清”字,建立环评台账。根据发改委重大项目清单,建立重大投资项目环评管理台账。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加强与发改、经信、交通、水利、商务等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台账,每周定期跟踪调度,准确掌握项目基本信息和环评编制及审批进展情况,开辟绿色通道,加速环评审批。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215个,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340个。截至目前,全省第四批开工动员重大项目淮南市56个,已完成环评手续30个。

抓好一个“少”字,简化审批流程。在审批上做减法,重点做到“三个精简”:精简审批材料。指导建设单位运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区域评估环境准入成果,简化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分析等,共享园区基础设施评价内容和环境监测数据。今年以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应用区域评估成果33个,大大缩减了企业环评编制成本。精简审批时间。在保证环评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审批时限,压缩了60%的审批时限,将环境影响报告书压缩为24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压缩为12个工作日,提高了审批效率。精简审批程序。对已完成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区域内实施的建设项目,可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入驻建设项目单位进行承诺,审批部门可对承诺事项予以容缺,对引用部分不再审查。对于重点项目,经科室预审后视情况可先予以环评批复,后履行局长办公会等流程。

突出一个“暖”字,加强主动服务。对重大投资项目,主动对接,积极服务,加速审批。强化沟通联系。指导建设单位逐一研判环评类别及审批层级,对于编制报告书(表)的,安排专人对接、全程服务;对于登记备案的,指导建设单位尽快备案;无需办理环评手续的,提醒建设单位落实环境保护管理要求。今年以来,指导服务企业766家。建立会商机制。会同市发改委建立生态环境要素保障会商协调推进机制,着力解决项目落地、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环评服务、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方面需求问题,推进解决5个重大项目问题。发挥专家优势。充分利用全国环评技术评估服务咨询平台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专家库,组织专家评审、函审,解决项目环评技术难题。

着眼一个“优”字,创新审批模式。在方式上做加法,重点做到“四个推行”:推行告知承诺制。对照省厅《实施环评告知承诺的行业及项目类别清单》,对37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依申请实施告知承诺,即来即办,一日审批,即于受理当日完成告知承诺审批。2020年以来,告知承诺审批项目59个。推行不见面审批。疫情期间,为保障重大项目快速落地,组织云踏勘、云审查8次,保证环评审批不中断、不停摆。推行环评豁免管理。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豁免清单》,除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及时完成环评审批外,其他项目均无需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推行“两证合一”。安徽自贸区淮南联动创新区开展“两证合一”审批试点,已完成3个环评批复及排污许可联审、联发,实现两项行政许可事项的“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

坚持一个“严”字,守住审批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住依法依规和生态环境底线。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凡对应《条例》规定的“五个不予批准情形”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严格把关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要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法定规划;严格落实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对大气重点污染物排放实行倍量替代;重点审核污染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重点关注规模大、能耗高、排放量大的基础原材料加工项目,更加精准地管控“两高”项目。在保障重大项目的过程中,服务与监管两手抓、两促进、两手硬,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关闭